解放(fàng)戰争時期的管松濤

發布:2021-09-03 11:46 閱讀:2378 次 【 字體:

解放(fàng)戰争時期的管松濤

抗日戰争結束後,中共中央根據形勢的發展,決定調遣八路軍、新四軍10萬部隊和2萬幹部挺進東北,建立東北根據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給山東軍區下達了關于挺進東北的命令,濱海支隊被編入東北挺進縱隊,管松濤奉命随部隊進入東北。

山東軍區在接到命令後,立即組建了3000多人的東北挺進縱隊,任命萬毅爲司令員(yuán)、周赤萍爲政治委員(yuán)、關靖寰爲參謀長、王振乾爲政治部主任,下轄一、二兩個支隊。其中,一支隊由濱海支隊改稱,共1800餘人,支隊長彭景文,政治委員(yuán)李欣;二支隊另由膠東軍區特務營和濱海、魯中軍區各抽調的一個營組成,共1200餘人,支隊長管松濤,政治委員(yuán)黃明清。從1945年9月2日起,東北挺進縱隊各部分别由各自的駐地向膠東黃縣方向開進,準備渡海挺進東北。部隊進行了挺進東北的思想動員(yuán),并且做好了渡海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萬毅先将部隊交給東北挺進縱隊參謀長關靖寰、政治部主任王振乾等人負責,自己帶一個連的先遣人員(yuán)經一晝夜的海上航行,于9月25日上午11時許在遼甯省興城縣釣魚台登陸。經與冀熱遼軍區部隊取得聯系,了解情況後,萬毅決定東北挺進縱隊沿他此次航行的路線(xiàn)渡海。萬毅随即給東北挺進縱隊發報,命令部隊立即組織渡海,到興城集結。

1945年9月下旬,東北挺進縱隊的大部隊奉命先後渡海挺進東北,10月陸續到達了沈陽,并且新發了軍裝和武器。接着,一支隊奉命到撫順執行任務,二支隊奉命到沈陽東大營待命。根據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決定,東北挺進縱隊第一支隊由撫順向吉林方向挺進,第二支隊由沈陽、鐵嶺向長春方向挺進。10月26日,東北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王振乾和二支隊支隊長管松濤帶領第二支隊從沈陽出發,步行向鐵嶺挺進。10月27日下午到達鐵嶺城郊區。鐵嶺縣城的僞維持會和僞保安隊在知(zhī)道了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到達的消息後,誤以爲是(shì)“國軍”來接收了,在鐵嶺縣城的西門列隊歡迎。王振乾和管松濤、黃明清研究後,決定将計就計,智取鐵嶺縣城。第二支隊的指戰員(yuán)裝成“國軍”,大搖大擺地進了鐵嶺縣城。王振乾和支隊長管松濤、政治委員(yuán)黃明清在進鐵嶺縣城後,連夜召開幹部會議(yì),研究和布置戰鬥任務,決定在天亮的時候對鐵嶺縣城的僞維持會和僞保安隊采取行動。

1945年10月28日早晨,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的指戰員(yuán)根據戰鬥分工,分别向各自的目标采取行動。由于事先進行了細緻的偵察,完全摸清了各處的情況,加上僞保安隊又(yòu)沒有防備,結果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沒有費(fèi)一槍一彈,就順利地解除了僞保安隊的武裝,繳獲大槍230多支、手槍30多支。接着,又(yòu)勒令解散了僞鐵嶺縣維持會。鐵嶺縣城獲得了首次解放(fàng),回到了人民的懷抱。二支隊迅速抽調了一批幹部,協助地方幹部建立了鐵嶺縣人民政府,成立了鐵嶺縣公安局,宣傳和發動群衆,搞好社會治安。發布了布告,講明了中國共産黨的政策,号召群衆安居樂業,擴大了黨和人民軍隊的影響。

1945年11月初,王振乾和支隊長管松濤、政治委員(yuán)黃明清帶領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的指戰員(yuán)乘坐火(huǒ)車離(lí)開鐵嶺,前往長春執行新的任務。在長春,支隊長管松濤根據中共長春市委的要求,解決了僞警察的武裝,命令二支隊二大隊指戰員(yuán)換上了黑色的警察服裝,由八路軍化裝的“警察”控制了長春市;支隊長管松濤還命令二支隊一、三大隊進駐長春市以西的範家屯、大屯一帶,監視飛機場。12月初,管松濤奉命帶領東北挺進縱隊第二支隊先進入吉林市,然後又(yòu)去(qù)雙陽縣地區剿匪,消滅土匪800餘人。之後,二支隊移駐雙河鎮。

1946年1月中旬,東北挺進縱隊奉命改編爲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一支隊改編爲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第19旅、二支隊改編爲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第20旅。管松濤任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第20旅旅長,下轄第58團、第59團、第60團。改編後,第20旅第58團就開往蘇家屯一帶進行剿匪,經過10餘日的剿匪,消滅了國民黨地下軍王丹匪部的土匪1000餘人。

1946年3月中旬,蔣介石背信棄義,撕毀《雙十協定》,頒發“剿匪”密令,在東北點起内戰的大火(huǒ)。國民黨進入東北的兵力多達6個軍18個師,連同地方團隊,其總兵力達30萬多人。1946年3月12日,國民黨軍隊以從蘇聯紅軍之手接收的方式進占沈陽後,立即以沈陽爲基地向周圍擴張,相(xiàng)繼進占遼陽、撫順、鐵嶺。随後集中5個軍10個師的兵力南攻營口、本溪,北犯四平,妄圖一舉消滅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獨霸東北。

管松濤奉命帶領第7縱隊第20旅破壞沿鐵嶺向開原前進途中的公路、鐵路,以遲滞國民黨軍隊的進攻。管松濤指揮部隊從山區對鐵嶺、開原的東部進行側擊,沿途逐段破路,與國民黨軍隊節節糾纏,雙方交戰的槍炮聲晝夜不息。接着,管松濤奉命帶領第7縱隊第20旅參加了四平保衛戰,阻擊國民黨軍新6軍向四平的進攻。第20旅第60團奉管松濤的命令,在烏龍嶺阻擊國民黨軍新6軍。接着,又(yòu)轉移到西安北山阻擊國民黨軍。由于敵強我弱,在激烈的戰鬥中,第20旅遭受很大損失。爲避免在不利的條件下與國民黨軍隊決戰,執行中共中央制定的“讓開大路,占領兩廂”、“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戰略決策,東北民主聯軍相(xiàng)繼撤出四平、長春、吉林等地實行戰略轉移。

爲适應戰局形勢的變化,1946年5月中旬,中共遼甯省分委、遼甯軍區決定在戰略要地西安(遼源)地區成立遼甯軍區第二軍分區(簡稱遼甯二分區)。管松濤被調到遼甯軍區第二軍分區任司令員(yuán)。

1946年5月19日,李砥平在西安縣的南大廟召開幹部會議(yì),傳達貫徹中共遼甯省分委、遼甯軍區會議(yì)精神,宣布組建中共遼甯二地委、二專署、二分區。管松濤以第20旅第60團的)]4個連爲基礎,組建了軍分區獨立團,石俊豪任團長兼政委;同時,管松濤要求各縣加強縣大隊或者保安團的建設。

遼甯軍區第二軍分區,轄西安、東豐、西豐、清原、開原、梨東、沈(陽)鐵(嶺)撫(順)聯合縣等7個縣。這一帶地處長白山餘脈,位于長(春)大(連)、沈(陽)梅(河口)、四(平)海(龍)鐵路中間的“三角”地帶,四周環鐵路,腹地公路縱橫,交通方便,是(shì)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區域内人口密集,物産豐富,既是(shì)米糧倉又(yòu)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無論在補充兵員(yuán)還是(shì)在軍需供應上,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主要任務是(shì)堅持敵後遊擊戰争,目的是(shì)牽制國民黨軍,分散國民黨軍,遲滞國民黨軍前進,打擊反動勢力,穩定群衆情緒,保護群衆利益,爲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休整、回旋提供空間,創建敵後根據地。國民黨也深知(zhī)這個地區的戰略地位之重要,因此,也就決定了遼甯軍區第二軍分區鬥争的重要性和艱苦性。

遼甯二分區成立初期的1946年5月,軍分區的主要武裝力量隻有一個獨立團300多人和各縣武裝——縣大隊。軍分區的主力部隊活動于西安和西豐、東豐的三角地區,各縣的武裝分别在本地開展活動。1946年6月初,國民黨當局爲了确保占領南滿,鞏固中長路和西安(今遼源市)礦區以便東進通化,以駐西安的國民黨軍第207師、新7軍,駐開原的第71軍91師,國民黨交通警察部隊第13、14總隊配合,向遼甯二分區進攻。國民黨軍隊每占一地,即安設據點,封官立憲,恢複反動組織,并把僞官吏、警憲以及地主武裝等統統收攏起來,裏應外合“清剿”二分區轄區内的新生政權和人民武裝。在這種形勢下,黨内軍内許多同志對敵鬥争失去(qù)信心,在國民黨軍隊的進攻面前驚慌失措,地方武裝減員(yuán)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有的縣地方武裝幾乎全部解散。那些光複後混進民主政權内部的動搖分子和壞分子乘機叛逃和投敵,殺害革命幹部和群衆。

面對敵我力量相(xiàng)差懸殊的嚴峻局面,管松濤沉着應對。二分區成立後,他和分區的主要領導分别到東豐、西豐、開原等縣視察,幫助各縣委抓縣大隊的整頓和建設,采取了調整骨幹、清理不可靠分子、改編區中隊、加強縣大隊領導等措施,使各縣縣大隊或者保安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鞏固和發展。到1946年7月底,沈(陽)鐵(嶺)撫(順)聯合縣保安團劃入後,遼甯二分區已經擁有地方武裝隊伍2000多人,成爲堅持敵後鬥争的堅強柱石,形成了以東豐縣與西豐縣接壤的小四平和實妙村(cūn)爲中心的堅持敵後鬥争的指揮體系。面對惡劣的軍事、政治、自然環境,管松濤指揮二分區指戰員(yuán)堅持敵後武裝鬥争,擔負起剿匪、土地改革鬥争,發動群衆、組織群衆建立新生政權,動員(yuán)群衆、動員(yuán)青年支前、參軍參戰的任務。

管松濤工作務實,鬥争堅決,關心下屬和百姓,被遼甯二分區的幹部、戰士親切地稱爲“老管頭”,敵後地區的廣大人民百姓無不親切地稱他爲“我們的管司令”。

爲了打擊國民黨軍的嚣張氣焰,牽制國民黨軍隊向北滿的進攻,鼓舞廣大指戰員(yuán)的士氣,保衛民主根據地和保護群衆利益,經過分析研究敵情,遼甯二分區決定于9月末在東豐一帶集結軍分區部隊以及鄰縣的縣大隊,以給予國民黨軍隊懲罰性打擊。1946年10月2日,二分區部隊在管松濤司令員(yuán)的指揮下,配合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一舉攻克了被國民黨軍隊占領的西豐縣城。敵人不甘心失敗,以新6軍新22師和14師全部,在青年軍207師、交警第13、14總隊等其他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從10月7日開始向遼甯二分區進行瘋狂的報複性掃蕩。在敵我雙方力量相(xiàng)差懸殊的鬥争形勢下,爲避敵銳氣,保存革命實力,管松濤率部隊主動放(fàng)棄西豐縣城,撤出西安地區,先後轉移到通化、八道江,最後轉移到了臨江整訓隊伍。

1946年11月上旬,遼東軍區、中共遼甯省分委決定,将遼東軍區獨立第3師師部及7、8團與遼甯軍區第二軍分區合并,充實和調整了中共遼甯二地委、二專署、二分區的領導機構,李砥平任中共遼甯二地委地委書(shū)記兼遼甯二分區第一政委,遼東軍區獨立第3師師長彭龍飛兼任遼甯二分區第一司令員(yuán),管松濤任遼甯二分區第二司令員(yuán)。接着,根據遼甯省委“處于嚴重的分割局面,要轉入遊擊戰争爲主的反複鬥争中創建我根據地”的指示,中共遼甯二地委、二專署、二分區啓程重返敵後。李砥平、管松濤、何善遠等率領地直機關幹部、軍分區部隊與遼東軍區獨立第3師8團一部、各縣縣大隊穿過通(化)梅(河口)路,抵達柳河、新賓、清原、西豐一帶。管松濤在帶領軍分區部隊重返敵後的途中,在柳河縣五鳳樓與國民黨軍隊195師一部和207師一部遭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後在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的支援下,打退了國民黨的軍隊。後來,管松濤帶領軍分區部隊又(yòu)在腰子嶺、灣甸子和大小蘇河一帶與國民黨軍隊連續進行了3次戰鬥,軍分區獨立團團長石俊豪等10餘官兵在戰鬥中英勇犧牲。

1946年12月7日至,9日,管松濤帶領軍分區部隊和各縣縣大隊先後從清原的草市、南雜(zá)木越過沈(陽)吉(林)鐵路,擊潰了開原曾家寨等處的國民黨大團(地方武裝)。12月10日,軍分區部隊先後襲擊了開原的李家台、清原的夏家堡子國民黨軍據點,摧毀了國民黨軍的工事。中共遼甯二地委在開原的李家台召開地委幹部會議(yì),讨論開辟重點區的工作方針。在李家台召開的地委幹部會議(yì)會上,經過認真地讨論和研究,地委确定了在堅持清河溝以南的同時,應挺進清河溝以北,廣泛開展敵後遊擊戰争的工作方針。

1947年1月7日,遼東軍區獨立第3師師長兼遼甯二分區第一司令員(yuán)彭龍飛、獨立第3師副政委兼遼甯二分區副政委劉振華率領師部及7團和8團的1個營插到沈(陽)吉(林)鐵路北,在開原曾家寨一帶與遼甯二分區第二司令員(yuán)管松濤、分區第二政委何善遠等人會合。經過召開軍事會議(yì)研究,決定遼甯二分區的軍分區部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彭龍飛指揮,帶領軍分區第7團主力,主要活動在鐵嶺大甸子、開原清河溝以南一帶;一部分由管松濤指揮,帶領軍分區第8團和獨立團、還有一些地方武裝,主要活動在開原清河溝以北一帶。管松濤和杜榮民參謀長指揮部隊先後殲滅了西豐老營廠、野雞背、開原松山堡的“清剿”隊。當時,遼甯二分區的許多幹部、戰士是(shì)衣不保暖,連棉衣也難以換上,經常露宿在深山冰天雪地之中,有的戰士的手腳都被凍壞了,而且還要随時準備應付國民黨軍和匪特的突襲。管松濤帶領軍分區部隊和各縣縣大隊克服了許多困難,終于在敵後站住了腳,度過了最嚴酷的1946年冬天。

194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東北局遼東分局在臨江召開擴大會議(yì),遼東分局書(shū)記陳雲作了重要講話(huà),強調要堅決保衛南滿根據地,就要正面保住長白山,在敵後堅持“三大塊”(即安東三分區、遼南一分區、遼甯二分區),就要在敵後“大鬧天宮”,堅持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戰略,不讓國民黨軍隊去(qù)進攻北滿根據地。管松濤帶領遼甯二分區軍分區部隊和各縣縣大隊堅決貫徹上級的命令,在政治上緊緊依靠群衆,保護群衆的利益,發動群衆共同鬥争;在軍事上,積極開展遊擊戰争,配合主力作戰,抓準國民黨軍的空隙薄弱,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擊國民黨的地方保安團隊和警察;開展破路段、橋梁,拔掉薄弱據點,分散消耗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在戰術上,以敵後遊擊戰爲主,不放(fàng)棄有利時機的小規模運動戰,誘敵深入,在運動中殲敵。

在中共遼甯二地委的領導下,管松濤指揮部隊幾乎天天打仗,夜夜行軍,痛擊國民黨軍隊6次大規模的合擊和掃蕩,小規模的襲擊無數次。時值嚴冬,冰天雪地,氣溫時常在零下三四十度,指戰員(yuán)行軍都成了白胡子老頭,但(dàn)是(shì)部隊的士氣越打越旺盛,戰鬥力越打越強,開始由隻能打國民黨軍的地方部隊,逐漸發展到能打國民黨軍之主力青2師。在松山堡、老營廠、猴石等地攻打國民黨軍據點,都以小的代價,取得了大的勝利。

從1946年底到1947年5月,管松濤帶領遼甯二分區軍分區獨立團先後襲擊了西安、大興鎮火(huǒ)車站,在大興鎮與渭津之間,動員(yuán)了數百群衆破壞鐵路、公路。占領了四(平)梅(河口)鐵路線(xiàn)上的楊水泉子火(huǒ)車站,炸毀了楊水泉子火(huǒ)車站附近的涵洞,造成了四(平)梅(河口)鐵路線(xiàn)停運。到1947年夏季攻勢之前,先後攻克敵人據點68處,殲滅敵人3000多人,繳獲長短槍1553支,電台4部。其中1947年4月15日襲擊東豐縣猴石鎮國民黨軍據點,殲敵650人,繳獲長短槍1500餘支,輕重機槍44挺。由于二分區武裝和各縣武裝的不斷襲擾,國民黨軍88師、207師、獨10師、青2師、交警13、14總隊及保安團等1.7萬餘人被牢牢地牽制在遼甯二分區境内,有力地配合了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四保臨江”和“三下江南”作戰,受到遼東軍區的通令嘉獎和中共中央東北局遼東分局書(shū)記陳雲的贊揚。

管松濤雖然身爲司令員(yuán),并且年齡大、體質弱,可他很少顧及自己,卻十分關心幹部和戰士。行軍中見(jiàn)到有傷病員(yuán)他就下馬,讓傷員(yuán)騎馬,自己和戰士們走在一起,問寒問暖,談笑風生,把溫暖送到戰士的心裏。數九寒冬,冰天雪地宿營的時候,管松濤常常把僅有的一件舊(jiù)皮襖蓋在病弱戰士身上,戰士不忍他年長體弱受風寒,他就像在戰場上一樣嚴肅,命令戰士把大衣蓋上。管松濤經常深入連隊,每到連隊首先查看連隊的夥食,到班裏看望戰士。有一次,他發現(xiàn)一個戰士病了,他就叫警衛員(yuán)拿自己的津貼買了4個雞蛋給那個戰士。管松濤就是(shì)這樣,在戰争的艱苦歲月中不顧個人安危冷暖,爲了減少犧牲,減少戰士們疾苦,帶着體弱多病的身體堅持敵後鬥争。

在堅持敵後遊擊鬥争中,管松濤十分注重統戰工作,注重對中間階層人物的争取工作,縮小打擊面。對凡是(shì)活動在遼甯二分區的蔣頑政權堅決予以摧毀,對那些反把倒算的大地主、大惡霸以及死心踏地的特務、漢奸、官僚、警察等反動分子堅決予以鎮壓,對經過工作能争取的協從分子則加以寬大,能争取一個就爲革命争取一份力量。管松濤認爲這樣做可以揭穿敵人散布的謠言,消除人們的恐怖心理,起到分化瓦解敵人的作用,有利于結成各階層廣泛的統一戰線(xiàn)。西豐縣松樹(shù)村(cūn)僞村(cūn)長雖然做過一些壞事,但(dàn)經過詳細調查,群衆反映不算太壞,武工隊将松樹(shù)村(cūn)僞村(cūn)長抓來後,經教育釋放(fàng),不久分區一支武工隊到那裏活動,該村(cūn)長給予了很大幫助。這些做法打破了人民群衆向敵不向我的所謂正統觀念,使遼甯二分區由站不住腳到能夠站得住腳,直至勝利。

1947年5月13日,東北民主聯軍展開夏季攻勢,遼甯二分區境内成爲夏季攻勢的重要戰場之一。管松濤率軍分區部隊和各縣大隊積極配合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作戰,于1947年5月25日收複東豐,5月28日收複梅河口,6月1日攻克清原和西豐,6月3日收複西安。戰略反攻使遼甯二分區的鬥争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國民黨軍的包圍和合擊局面已經結束,遼甯二分區與後方的聯系得到了恢複,被分割的遊擊根據地已經連成大片收複區,遼甯二地委的地直黨政軍機關也由敵後山區先後遷回東豐縣城、西安市内。

1947年7月,根據形勢的變化,遼東軍區獨立第3師師部及七團、八團奉命撤出遼甯二分區,編入主力部隊,遼甯二分區軍分區部隊就剩下獨立團一個團的兵力。根據新形勢的需要,管松濤在遼甯二分區主要采取了4項措施。一是(shì)擴大部隊、大力支援前線(xiàn)。從1947年開始,遼甯二分區一年内僅在西安、東豐、西豐、清原4縣就爲東北民主聯軍主力部隊擴兵5次,其中1947年11月、12月和1948年1月的3次擴兵就達17900餘人。二是(shì)組織發展建立精幹機動靈活的武工隊,發揮武工隊在鋤奸、反霸、剿匪、支前中的尖刀作用。遼甯二分區先後組成4支武工隊活動在邊沿地區範圍,神出鬼沒地打擊地主還鄉團,對支援戰争,保衛勝利果實,打擊國民黨軍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shì)阻擊國民黨軍的進犯。因當時沈陽、四平、開原、鐵嶺、撫順等周圍城鎮還沒有解放(fàng),需要阻擊國民黨軍的進犯,保護人民群衆的生産,保護前線(xiàn)部隊到遼甯二分區根據地休整擴編。四是(shì)參加土地改革鬥争,保衛土地改革鬥争成果,保護人民群衆的利益。在新的形勢下,管松濤領導遼甯二分區圓滿地完成了新的戰鬥任務。

1948年7月,管松濤調任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東北軍區獨立第1師師長,離(lí)開了遼甯二分區。原遼甯二分區獨立團和原沈(陽)鐵(嶺)撫(順)聯合縣保安團也随管松濤一起編入獨立第1師,分别編爲獨立第1師第1團、第2團,成爲主力部隊。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東北軍區獨立第1師編成後,管松濤就率領獨立第1師先後參加了圍困長春和解放(fàng)沈陽的戰鬥。管松濤率領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獨立第1師的主力部隊作爲機動部隊,在昌圖地區集結、待機殲敵。主要是(shì)擔任阻擊沈陽北上增援接應長春國民黨軍及攔截南下突圍的長春國民黨軍的任務。

錦州、長春解放(fàng)之後,管松濤奉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第1兵團命令,率領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獨立第1師經過急行軍,迅速南下沈陽,與打到沈陽市郊區的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第1縱隊、第2縱隊會合,完成了對沈陽市國民黨軍的包圍。根據東北野戰軍總部的部署,獨立第1師擔任了從東向西進攻沈陽市區的任務。

1948年10月30日,在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的強大壓力下,國民黨軍新1軍暫編第53師師長許庚揚派人與管松濤指揮的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獨立第1師達成了起義協議(yì)。10月31日,國民黨軍新1軍暫編第53師根據起義協議(yì)的規定,撤出了其在沈陽市城東的防區,爲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從沈陽市城東入城讓出了通道。管松濤指揮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獨立第1師進入原國民黨軍新1軍暫編第53師在沈陽市城東的防區,并且對西面的國民黨軍進行警戒。

1948年11月1日拂曉,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各攻城部隊向沈陽市區發起總攻,很快就突破了國民黨軍的兩道防線(xiàn),各攻城部隊向沈陽市中心穿插前進,國民黨軍士兵紛紛放(fàng)下武器投降。管松濤指揮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獨立第1師進占了沈陽市區的大、小東邊門一帶。11月2日,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各攻城部隊在沈陽老城勝利會師,沈陽獲得解放(fàng)。

1948年11月,根據中央軍委關于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号的命令,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第3縱隊在遼甯省錦州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fàng)軍40軍(新番号在天津解放(fàng)後正式使用)。軍長韓先楚,政治委員(yuán)羅舜初;原東北人民解放(fàng)軍獨立第1師調歸第40軍建制,改稱第153師,管松濤任師長。1949年3月11日,東北人民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fàng)軍第4野戰軍,第40軍編入四野第12兵團建制。

1948年11月23日,管松濤奉命率領獨立師從錦州出發,沿北甯路西側經青龍、冷口入關。管松濤率領部隊開始是(shì)夜行曉宿,對部隊是(shì)邊開進邊動員(yuán),進行解放(fàng)華北、解放(fàng)全中國的教育。到12月初,由于國民黨軍已經發現(xiàn)東北野戰軍入關,爲了争取時間就在白天行軍,快速前進。12月上旬,管松濤率領先遣部隊進至河北香河地區參加平津戰役。12月14日占領大興縣青雲店,17日攻占了北平(今北京)南苑機場,并繳獲了飛機25架和大量軍用物資。

天津、北平解放(fàng)後,管松濤随第40軍主力部隊在北平的東南地區休整。針對蔣介石的假和談陰謀,管松濤根據上級的指示,對全師進行以“将革命進行到底”爲中心的政治時事學習和軍事訓練,随時準備向華中、華南進軍。3月27日至4月5日,管松濤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fàng)軍第四野戰軍在北平召開的師級以上高級幹部會議(yì),重點學習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議(yì)和反對無政府無紀律現(xiàn)象的内容。會議(yì)期間,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在北京香山接見(jiàn)了第四野戰軍師以上幹部,管松濤也在其中。毛澤東主席發出号召:“同志們,下江南去(qù)!我們一定要赢得全國的勝利!”給管松濤和南下部隊以極大的鼓舞。會後,管松濤立即率領師南下河南信陽,與第40軍的先遣部隊會師。之後,進入花園、應山、應城地區活動,迫使國民黨軍白崇禧集團收縮部隊來防守武漢,牽制了國民黨軍白崇禧集團,有力地配合了兄弟(dì)部隊的渡江行動。

1949年5月14日,第40軍與第43軍一起發動漢浔間渡江作戰。根據上級命令,管松濤率領的第153師由團風至武穴段渡江。他們首先突破了國民黨軍在長江北岸的防線(xiàn),于5月17日下午4時進入武昌。接着,管松濤指揮第153師一部配合第120師進抵賀勝橋,并在追擊途中殲滅了國民黨軍河南保安第3旅。經過戰鬥,華中重鎮武漢等10餘個市縣獲得解放(fàng)。6月,第153師調歸武漢警備司令部建制,擔任保護武漢地方安全的任務,穩定社會秩序,保證武漢地區的正常生産和生活。

1949年7月,管松濤由于在長期的艱苦鬥争中積勞成疾,身患胃病、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不得不離(lí)隊休養。

本文網址:/news/686.html

鐵網管備002014007

技術支持:大友(yǒu)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