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宣教 黨史圖展

辛亥革命在遼甯 ——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發布:2021-11-05 15:35 閱讀:5179 次 【 字體:

辛亥革命在遼甯

——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王意恒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頭的響亮槍聲,劃破了長空,點燃了辛亥革命的熊熊烽火(huǒ),迅速在全國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滔天浪潮,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揭開了中華民族的曆史新篇章。

在武昌起義前後,遼甯地區的革命黨人高舉“民主共和”的革命旗幟,積極傳播革命思想,建立和發展革命組織,頻(pín)頻(pín)發動武裝起義,不僅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封建當局的反動統治,爲推翻帝制作出了重大貢獻,還在人民群衆中播下了民主思想的火(huǒ)種,使得遼甯地區成爲辛亥革命的重要戰場之一。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深切緬懷革命先輩的曆史功績,弘揚遼甯民衆前仆後繼、堅忍不拔的鬥争精神,反思其失敗的經驗教訓,啓迪後人。

遼甯自古爲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清末的遼甯地區,先後經受甲午、庚子和甲辰三次帝國主義侵略戰争的浩劫,階級矛盾尖銳,民族危機嚴重。腐朽的地方當局對内加緊盤剝和鎮壓,對外則奴顔婢膝,甘心充當帝國主義的走狗。廣大民衆心中累積着憤懑的情緒,革命的火(huǒ)種慢(màn)慢(màn)孕育。

早在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前後,革命黨人和一些進步人士,如張榕、甯武、張根仁、徐鏡心、趙忠鹄及新軍中的吳祿貞、藍天蔚、商震等人就分别在遼甯各地及軍隊中,從事革命的組織和宣傳活動。資産階級革命派的重要成員(yuán)丁開嶂、朱錫麟等人,更是(shì)在興京(今新賓)一帶積極組織建立革命軍,這都爲發動武裝革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爲了推進遼甯革命形勢的發展,1907年春,中國同盟會總部派司法部檢事長宋教仁、評議(yì)部評議(yì)員(yuán)吳昆和白逾桓等人到大連,并于同年4月建立同盟會遼東支部。同盟會遼東支部的建立,标志着資産階級革命派在遼甯乃至東三省的活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自此,革命黨人爲在遼甯發動武裝起義,實現(xiàn)推翻專制、創立民國的總目标,進行了大量艱苦的組織宣傳工作。一是(shì)努力擴大同盟會遼東支部的組織隊伍。當時一些革命黨人有了“革命必須有實力,若得實力,非聯結軍隊多數同志,不能見(jiàn)諸實行”的認識,因此不僅在清軍第一、二混成協中發展同盟會員(yuán),甚至在張作霖的部下中發展革命力量。遼東支部尤其注重在軍隊中發動下層士兵到隊伍中來,擴大革命黨在軍隊中的影響。同時還聯絡“馬軍”。“馬軍”是(shì)一支帶有反貪官污吏性質的“綠林”隊伍,遍布遼甯地區的窮鄉僻壤。革命黨人冀圖利用其“反抗政府”的意向,發動他們開展武裝鬥争;二是(shì)深入遼甯各地廣泛宣傳資産階級民主主義思想。首先,直接深入文教界、新軍裏,特别注意到青年學生當中傳播民主主義革命思想。商震、徐鏡心等人曾到遼陽、沈陽的中小學,對師生進行宣傳教育。吳祿貞、藍天蔚等在新軍中搞啓發活動。其次,通過報紙(zhǐ)宣傳革命,揭露清朝的腐敗統治。然後,編寫、演出救國内容的話(huà)劇和推銷愛國書(shū)籍。通過革命宣傳激發遼甯群衆的愛國熱情和對封建統治者的義憤,爲群衆舉行抗捐抗稅和罷工鬥争做好思想準備;三是(shì)影響和促進群衆自發的反清鬥争。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對遼甯群衆鬥争的迅速發展,起了推動作用。1907年2月,清廷假借新政之名,巧立名目,加緊勒索,并開始在遼東的鳳城、岫岩、安東(今丹東)、寬甸一帶實行清丈山林荒地。這一措施,不僅使廣大農民與清政府的矛盾加劇,就連“富戶”也與清政府産生了抵觸。抗清丈的領導者—莊河的顧人宜、鳳城的鮑化南等人本來是(shì)“大糧戶”、“富戶”,由于他們受活動于大連、鳳城、安東一帶革命黨人的影響,思想激進,又(yòu)加之同當地統治者的矛盾難解,便毅然組織三萬“精悍善戰”的民衆,阻攔官吏入境清丈,其聲勢浩大,影響擴大到全省各地。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被迫急令停止清丈,鬥争取得了初步勝利。同年夏,因爲遼陽地方課稅過重,革命黨商震等人趁勢積極組織活動,遂發動了兩萬餘人參加的“遼陽民變”。

1908年以後,遼東支部日益擴大,當莊河聯莊會首領顧人宜、顧人敏、顧人邦以及各地群衆鬥争首領加入同盟會後,群衆鬥争呈現(xiàn)出新的面貌。營口漁民、甯遠(今興城)鄉民舉行抗捐鬥争,蓋平(今蓋州)商人進行罷市鬥争,鐵嶺油酒工人舉行罷工鬥争,安東、寬甸、鳳城人民掀起搶糧運動,莊河、複州(今瓦房店)一帶爆發了潘永忠、高王儒領導的武裝起義。

沈陽也接連發生工人罷工、商人罷市、饑民搶糧、群衆抗捐、人民抵制日貨等鬥争。

經過革命黨人,特别是(shì)同盟會遼東支部主要成員(yuán)幾年來的艱苦努力,到辛亥革命前夕,遼甯地區同盟會成員(yuán)已達百餘人之多,聯系的力量多達35,000人,武器裝備相(xiàng)對充足,初步形成了一支足以能與清廷反動統治力量相(xiàng)抗衡的革命力量。遼甯地區的革命星火(huǒ),已漸成燎原之勢。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東北最著名的革命報刊《大中公報》立即将消息傳到遼甯,在社會上産生了巨大反響。和全國各地的形勢一樣,遼甯地區的革命勢力和反革命勢力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鬥争。

武昌起義爆發後,遼甯的革命黨人和廣大群衆無不奔走相(xiàng)告,欣喜萬分。同盟會遼東支部的領導人和骨幹張榕、陳幹、商震、左雨(yǔ)農、張根仁、徐鏡心等人,立即行動起來,分頭秘密集會,共謀起義、推動東三省獨立事宜。在沈陽的同盟會遼東支部成員(yuán),集合于北大營新軍第二混成協協統藍天蔚的司令部開會,醞釀如何發動群衆,響應武昌起義。同時,他們還與曾在東北任職的新軍第六鎮統制吳祿貞和曾在東北駐防的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聯系,研究如何在北方共同采取行動,互相(xiàng)配合,一舉推翻清朝統治。根據磋商的結果,會議(yì)決定推舉吳祿貞爲“關外讨虜大都督”,藍天蔚爲副都督,組織成立關外革命軍政府。并推舉張榕爲奉天都督兼總司令,分别委任甯武、顧人宜、朱霁青、邵兆中、祁耿寰等人爲中、南、北、東、西各路革命軍司令。随時準備樹(shù)起革命義旗,發動武裝起義。會議(yì)決定于11月中旬,在沈陽成立保安會,宣布獨立。

關于如何實現(xiàn)遼甯獨立的問題,革命黨人内部意見(jiàn)是(shì)不統一的。大多數人,包括握有軍權的張紹曾、藍天蔚和激進的革命黨人張榕等都主張“不流血革命”,而主張使用武力革命的隻是(shì)極少數人,這其實埋下了革命失敗的種子。

11月6日,藍天蔚和革命黨人在北大營再次召開秘密會議(yì),研究如何驅逐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的事情。由于經驗不足,缺乏警惕性,會議(yì)内容被藍天蔚部下營長李鶴祥偵知(zhī),并向趙爾巽告了密。以趙爾巽爲首的代表清政府利益的頑固派地方統治集團惶惶不可終日。趙爾巽當時正在黑龍江省視察,得知(zhī)武昌起義的消息後,立即趕回沈陽,迅速下令全城戒嚴,并連夜召集員(yuán)屬,“磋商維持治安一切事宜”。緊接着,他又(yòu)召見(jiàn)了駐紮在遼甯的軍官,對他們訓話(huà),責成他們要忠君報國,切勿參與武裝革命活動。趙爾巽還嚴禁各報社傳播武昌起義的新聞,并派出偵探到各地刺探、搜集革命黨人活動的情報,準備随時派兵鎮壓。當趙爾巽得知(zhī)革命黨人準備組織奉天保安會、宣布獨立時,更加心急如焚。他與地主豪紳勢力的代表奉天咨議(yì)局副議(yì)長袁金铠和土匪出身受撫後被任命爲巡防營統領的張作霖勾結,密謀搶先成立奉天保安會,以緩和革命黨人和群衆的激昂情緒,乘機篡奪革命的領導權。

11月12日下午,由趙爾巽導演的“奉天國民保安公會”成立大會在省咨議(yì)局召開。張作霖用武力控制會場,強制推舉趙爾巽爲保安會長,清軍第三十九協協統伍祥祯爲副會長。“奉天國民保安公會”下設8個部,各部部長均由地主、官僚和立憲派人物擔任。張作霖當上了軍政部副部長。革命黨人隻有張榕擔當了沒有實權的參謀部的副職。營口、鳳城、丹東、岫岩、鐵嶺、新民、錦州等地,也都根據“奉天保安會”簡章第九條規定,成立了“以該處現(xiàn)任地方官爲分會會長”的保安分會,以控制地方局勢。這樣,原來革命黨人醞釀成立的以推進革命活動爲目标的奉天保安會,被官僚豪紳等反動勢力搶先一步成立,并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改變了性質,變成了頑固派用來鎮壓革命活動的反革命工具。

“保安會”一成立,就把阻撓、鎮壓群衆運動,維護清朝反動統治作爲首要宗旨。首先,“保安會”陸續把張作霖所部的巡防營2500人調進省城,加強反動統治力量,并下令“倘發見(jiàn)暴動之事,則以敵人對待”。各城門派重兵嚴加防守,以免“匪人”(實即革命黨人)混入。趙爾巽還公然下令“:如有懸白旗與武漢相(xiàng)勾連者,當以兵隊擊之”。

革命黨人策劃奉天起義不成,與反動派矛盾更趨激化,嚴酷的現(xiàn)實使張榕等革命黨人的頭腦越發清醒。鑒于遼甯各地革命力量的分散,爲了與“保安會”相(xiàng)對抗,11月17日,張榕、張根仁等人聯絡遼甯各地力量,成立了以張榕爲會長,張根仁、柳大年、李德瑚爲副會長的“奉天聯合急進會”。雖然這隻是(shì)一個松懈的反清聯盟,缺乏統一集中的領導,參加人員(yuán)成分複雜(zá),特别是(shì)以袁金铠爲代表的一部分地主豪紳也混入其中,使“急進會”内部潛藏着嚴重的危機。而且,張榕等大多數急進會領導成員(yuán)還是(shì)沒有完全放(fàng)棄以和平手段奪取革命勝利的幻想,意味着其組織領導的革命活動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但(dàn)總的說來“,急進會”的成立,還是(shì)标志着遼甯地區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革命形勢的大發展。

“奉天聯合急進會”一成立,就立即開展積極的革命活動,尤其是(shì)組織了一系列的武裝起義,是(shì)最有代表性的活動。會長張榕等人感到在沈陽“敵強我弱”,立即發動武裝革命十分困難,決定先在全省其他各地發動起義,待沈陽軍隊分赴各地讨伐時,再乘虛而入,一舉占領沈陽。因此,除張榕等少數人在沈陽活動,掌握中樞工作和敵人動态外,大多數人分别趕赴莊河、複州、營口、海城、遼陽、甯遠、鐵嶺、開原、安東、鳳城等地發動軍警、組織民軍,并于11月末至12月初發動多次武裝起義,其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是(shì)以莊河、複州爲中心的武裝起義。

11月20日,顧人宜率民軍向駐紮在李家卧龍的清軍巡防隊發起進攻,首戰告捷,打響了辛亥革命以來東北地區武裝起義的第一槍。24日,急進會會員(yuán)楊大實等人到顧家嶺與顧人宜會合,協商鬥争方略,加強了起義軍的領導力量。随着革命形勢的發展,27日,起義軍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莊河軍政分府”和“中華民國征清滿洲第一司令部”,革命軍司令部設于臨近前線(xiàn)的李家卧龍,顧人宜擔任關東第一軍司令。同時頒布了革命宣言,申明起義目的是(shì)“率同志,舉義師,遙應南方革命軍,達到建‘新政’,全民皆可‘享自由’”。在革命軍的聲威下,許多官兵紛紛投誠,也有的軍官不願同胞自相(xiàng)殘害,堅決反對與革命軍開戰。29日,顧人宜率革命軍攻打駐于水門子的清軍巡防隊。革命軍作戰勇猛異常,大隊長顧人邦帶頭沖入敵軍,所向披靡,打得巡防隊大敗退逃。此戰的勝利,不但(dàn)是(shì)對莊河、複州革命的極大鼓舞,也是(shì)對鳳城、遼陽等地起義軍的有力支持。由于革命軍起義有着“鏟除貪官惡吏,拯民于水火(huǒ),改良政治,造新國家”的明确目标,頒布了規定軍隊“到處秋毫不擾”的軍律六條,促進了軍民團結,取得了群衆的熱情支持,因此莊複革命鬥争節節勝利,使革命軍威震遼甯。

面對遍布遼甯各地的武裝起義,趙爾巽爲首的頑固派采取了“剿殺”和“安撫”并用的兩面策略。對離(lí)沈陽較近,威脅較大的遼陽等地的起義,他派出大量軍隊,預以強力鎮壓;對革命力量較強,距沈陽尚遠,且與大連日本“租借地”毗連的莊、複起義,采取了以“撫”爲主的政策。趙爾巽一方面派馬、步、炮隊對莊、複起義軍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又(yòu)與之進行談判。最終顧人宜在遼甯各地革命潮流日趨低落的情況下,不得以改變了鬥争策略,接受了趙爾巽賠償起義所耗的軍費(fèi)一萬兩白銀,在不交出軍權的條件下,将民軍改編爲保護地方的巡防隊。這不但(dàn)保存了革命實力,也爲革命軍北伐提供了條件。但(dàn)是(shì)顧人宜的妥協策略,在客觀上也給革命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因爲趙爾巽就可以集中精力讨伐沈陽的革命黨人。

趙爾巽爲了達到東北地區“無意外之變”,以讨好袁世凱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對革命黨采取了更加狠毒的“嚴剿”手段,尤其是(shì)聽(tīng)到11月27日馮國璋軍攻陷漢陽,縱兵對民軍、群衆瘋狂屠殺消息後,也開始大肆逮捕、屠殺革命黨人。袁世凱于1912年初密令北洋反動将領通電維持“君主立憲”對抗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力量時,趙爾巽積極響應。随後于1月23日晚,他派袁金铠夥同張作霖,設毒計在沈陽殺害了對東北革命形勢認識不清,失去(qù)了革命警惕性的張榕。之後,又(yòu)有100多人被捕殺,沈陽各處懸挂人頭,反革命氣焰十分嚣張,白色恐怖籠罩着沈陽,使革命士氣嚴重受挫。各地的武裝起義在趙爾巽的重兵剿殺之下也紛紛失敗,遼甯獨立的目标沒有實現(xiàn)。但(dàn)遼甯地區革命武裝起義的此起彼伏,有力地牽制了趙爾巽援救關内的軍事力量,支援了關内各省的武裝起義。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它是(shì)中國曆史上,也是(shì)亞洲曆史上建立的第一個資産階級共和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他十分關心東三省的革命運動,爲了擴大革命成果,任命因在沈陽舉事失敗而避走上海的藍天蔚爲關外大都督,負責領導東北民軍的北伐。遼甯地區政局随之發生了新的變化。

藍天蔚受命在上海籌措軍械,招募學生軍,率部分北伐軍進山東、入遼甯,以清除清政府在關外的殘餘勢力。北伐軍的到來威協着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既得利益。因此日本對北伐軍的行動竭力加以阻撓。1月18日,日軍第二艦隊司令官要求藍天蔚不準在山東等中立地帶内登陸。藍天蔚開始抵制,後又(yòu)采取了妥協辦法,答應如派兵在中立地帶内登陸時,必事先征求日本同意,在未征得日本同意之前,決不派兵登陸。

1月底,藍天蔚接到黃興的“京師今已孤立無援,請貴軍趕速依據預定計劃,實行進兵北伐”電文後,立即部署“海容”号掩護三艘運軍船(chuán)向遼東半島花園口出發。于2月1日夜至2日晨,北伐軍主力部隊在貔子窩、花園口、大孤山一帶登陸。藍天蔚也親赴大連,坐鎮指揮。北伐軍得到了當地民衆武裝力量的配合,受到人民群衆的熱烈支持。他們發布“免稅令”“,将境内一切惡稅先行豁免”并裁撤統捐局。又(yòu)發布示谕和安民告示。

由于日本的幹涉,北伐軍和莊河當地起義軍100多人彙合後,2月3日即向東推進,并在花園口北與清軍巡防隊發生激戰,取得了勝利。4日,又(yòu)在水門子與清軍的戰鬥中俘虜了巡防隊幫統李子銳及管帶陳寶珊。6日,北伐軍占領瓦房店。10日,攻占莊河,清軍敗逃。北伐軍和民軍作戰英勇,清軍士氣低落,革命軍屢戰屢勝,遼甯革命形勢迅猛發展,震撼全東北。在北伐軍的鼓舞下,遼甯的革命黨人又(yòu)掀起了新的武裝鬥争。2月16日爆發了鐵嶺起義,革命黨人一度控制了全城。

正當北伐軍與民軍準備攻占沈陽,奪取吉黑,促使東三省獨立之時,清朝末帝溥儀于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至此,資産階級革命派浴血奮戰,緻力于推翻的清王朝倒台了,全國革命形勢大變。

當遼甯革命黨人正爲清王朝的覆滅興奮不已,爲争取趁勢用20天左右的時間攻占沈陽而全力備戰之時,2月15日,藍天蔚接到南京陸軍部電報,内容是(shì)鑒于“南北對峙已合成一體,無複有濫事殘殺之理”,軍隊“仍駐原地,聽(tīng)候善後指示”的命令。雖然也有人憤激抗議(yì),但(dàn)北伐軍最終還是(shì)以“服從軍令”而止步了。遼甯革命黨人通過不懈鬥争所取得的勝利,在革命運動疾風暴雨(yǔ)的發展進程中孕育着失敗。17日,北伐軍一部分退返煙台候編。不久,顧人宜、楊大實等人也陸續退到煙台。随之,關外都督府即撤銷。藍天蔚在袁世凱資助下遠赴英國遊曆去(qù)了。後來,袁世凱命他的走卒、軍事參議(yì)官曲同豐将關外民軍改編,把軍改編爲師,複縮爲旅。至此,遼甯地區的革命戰火(huǒ)完全熄滅了,革命黨人和北伐軍爲謀求東三省建立民主共和政權的戰鬥宣告失敗。

此時,頑固守舊(jiù)的趙爾巽雖然還千方百計地想保住東北這塊大清朝的“龍興之地”,但(dàn)革命的洪流不是(shì)任何人可以阻擋的。2月18日,他迫不得以正式通令三省“下旗改曆”,從這一天起改用民國紀年。他又(yòu)下令“,今共和宣布,各省一緻,是(shì)政治革命目的已達”,所有民軍及革命團體“應立即解散,各安舊(jiù)業,”倘不遵命,“則是(shì)有意擾亂”,即嚴行剿辦。通過各種手段,将東三省地區的革命黨人驅逐出境,從此“東三省革命黨絕迹矣”,轟轟烈烈的革命鬥争也從此失敗了,遼甯地區在“共和”的名義下,又(yòu)重新恢複了封建勢力的統治。

武昌起義元勳将領蔡濟民先生以“無數金錢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的慨歎,一針見(jiàn)血地道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結局。導緻失敗的原因,一方面是(shì)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黨人政治上的不成熟,自身存在嚴重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既沒有明确的科學的革命綱領,也沒有堅強的革命核心力量;更重要的一方面,則是(shì)其所代表的社會力量還很薄弱,又(yòu)沒有充分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衆,最終被極爲強大且相(xiàng)互勾結的中外反動勢力聯合剿殺了。

盡管這是(shì)一次以失敗告終的革命運動,但(dàn)同樣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财富,其曆史地位不容抹殺。2001年江澤民在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huà)中,高度評價了辛亥革命的曆史地位。辛亥革命的發生,是(shì)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人民頑強鬥争的必然結果,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争取民族獨立,振興中華的深切願望。它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fàng),爲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打開了新的視野。它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雖然未能改變舊(jiù)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dàn)爲中國的進步潮流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激勵中國人民爲争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fàng)、實現(xiàn)國家富強而更加勇敢地奮鬥。因此,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曆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shì)中國人民爲改變自己命運而奮起革命的一個偉大裏程碑。

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便沒有五四運動,更沒有以後曆史的發展。中國共産黨是(shì)辛亥革命和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早期的中國共産黨人在思想上幾乎都受過辛亥革命風暴的洗禮和激勵,這都成爲他們投身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起點。早期的中國共産黨人也從辛亥革命的失敗中吸取了經驗教訓,認識到必須尋找新的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xiàng)結合,緊密團結最廣大的人民群衆,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鬥争,終于領導中國人民奪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輝煌勝利,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fàng),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特别是(shì)改革開放(fàng)以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開拓前進,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

時值辛亥革命百年,回顧那段峥嵘歲月,讓我們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辛亥革命的珍貴精神遺産,仍然需要我們永遠學習、繼承和發揚光大。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将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完成前人未竟的事業,開創中華民族更加光輝的未來。

作者系遼甯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

摘自《黨史縱橫》2011年第十期

本文網址:/news/706.html

鐵網管備002014007

技術支持:大友(yǒu)科技